固定層煤氣爐屬于第一代煤氣化技術,在第二代煤氣化技術:LURGI工藝、恩德粉煤氣化、灰粘聚粉煤氣化等和第三代煤氣化技術:SHELL干粉氣化工藝、TEXACO水煤漿氣化工藝飛速發展的今天,固定層煤氣爐這種傳統的、相對落后的煤氣化技術,究竟如何生存和發展?
富煤、貧油、少氣的國情,決定了我國煤 氣化在化學工業中的重要地位,固定層煤氣爐氣化工藝投資少,見效快,技術成熟,又決定了它存在的歷史地位和合理性。先進的煤氣化技術最終要取代落后的固定層煤氣化技術,這是毫無疑義的。但是,中國國情同樣決定了這種改朝換代不是短期可以實現的,它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,這個過程就是對全國數千臺固定層煤氣爐一邊進行技術改造,使煤氣化企業做大做強,積累足夠的資金和技術;一邊引進和消化吸收國際先進煤氣化技術,最終實現我國煤氣化技術的升級和跨越。因此,對固定層煤氣爐進行技術改造,是目前煤氣化工業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環節。
我國目前固定層煤氣爐主要類型有:ф2.4~ф2.65M系列煤氣爐,約有3500臺左右,ф3.0~ф3.3M系列煤氣爐500臺左右,ф3.6M煤氣爐100臺左右。其它空氣煤氣爐上百臺主要用于鋼鐵和機械工業。城市煤氣爐主要是ф3.0M系列的上百臺。本文主要談ф2.4~ф2.65M系列煤氣爐的技術改造。(簡稱ф2.6M系列煤氣爐)
一、ф2.6M系列煤氣爐存在的問題
ф2.4M、ф2.65M煤氣爐是從ф2.2M煤氣爐擴徑發展而來,它們的前身是ф1.98M煤氣爐。該系列煤氣爐在我國土生土長發展了五十多年,由ф1.98M到ф2.2M,到ф2.4M,再到ф2.61M和ф2.65M,近幾年又發展為錐形爐和ф....